方法论洞见

个人核心认知

Posted by Jingming on January 27, 2021

个人总结的方法论洞见。

提升人生质量的本质方法

多大程度上能做到知行合一。

为什么会效率低下(方法正确的前提下)

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而事情和愿望是无限的,如果目标不明确,那么很可能不会去做、效率极低、活活累死。

开的任务太多,但是人脑性能又跟不上。

目标要明确。要把握住一个目标中的核心,核心中的核心,掌握好。

  1. 做减法,优中选优,把最核心的内容反复内化

例如学音乐,核心是练习耳朵,练习耳朵的核心是听音高,听音高的核心是要训练先听出自己熟悉的音乐,自己的熟悉的音乐中也要优中选优,选出自己最熟悉的,最近听的,最优秀的。

  1. 掌握记忆规律

建议使用艾宾浩斯记忆软件,进行阶段性复习。

成功的唯一模式

成功的唯一模式就是复利,且是接近指数增长的复利。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是会保持线性的增长,

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指数增长的模式,那么基本不可能脱颖而出。

改变现状的本质

改变的是什么

改变的是三个维度:力量、信息、时间。

力量:宏观上看,现代人在力量维度上和古人不是一个量级的,某种程度上,现代人活得可能比古代帝王还要好,还不需要劳民伤财。

个人微观上看,力量就是一个人的物质基础,包括身体条件、用的生活物品的效能等。

信息:宏观上看,由于科技信息带来的进步,几十年的差距可能比之前上千年差距还大。 个人微观上看,利用信息不对称可以赚钱,信息包括基础教育,以及从社会吸取信息的能力。可能一个早知道半年 的信息就能让人完全赚到不是一个层级的财富。

时间:宏观上看,时间是公平的。 个人微观上看,能否合理利用时间确实造成巨大差异。

改变的关键一环

行动。

内在的改变会带来行动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的改变。

内在改变可以是基于环境的客观反馈,也可以是发挥主观想象力得到的启发。无论如何,行动才是改变的关键。

推论就是:如果美好的心情带来的行动美德(例如宽容、谦虚)能够带来积极的环境反馈,那么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坚持

行动美德,而不用被客观心情不好的存量所绑架。

如果遇到不懂、迷惑

一件事情花了很多时间还是搞不出来,或者进展缓慢,那应该果断放弃当前做法。

这是因为自然或者社会规律就决定了一个现象:开锁的钥匙往往并不在锁上。盯着锁去解是无济于事的,应该去别处寻找钥匙。

达不到目标说明能力距离目标太远,已经是恐慌区了,自己缺的并不是临门一脚,而是缺失了一些其他的基本能力。

他山之石

所谓他山,就是另一种领域。接触的领域越多,他山之石就越多。这种益处可能不是加法,而可能是乘法。

结论:需要建立健全的,各领域的思维模型。多一个领域,出路可能不止多一条。

刻意练习的关键

首先,明白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刻意练习需要时刻在学习区,这意味着练习时候不能舒服,需要时刻处于稍微的不舒服,但也不是生病的那种不舒服。

其次,明白每次练习的目的是达到一种目标。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实践(测验自己的实际能力)的反馈,在测验之后,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分解攻克,在攻克的过程 中,定义当前能完成的量,并一步步加量。例如健身,发现自己的弱点是腰,那么将练习定义为硬拉,并每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个量。

最后,如果练习出现瓶颈,那么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每一次专注的刻意练习时间加长、不达目标不罢休),包括在练习的时候更加专注,不练习的时候,对相关领域涉猎加大。同时需要
减少短板,例如心理障碍,或者是没有注意到的弱点(这就意味着需要自己反馈的机制做得非常好)。

感慨:其实这个世界的有些道理就是这么朴素,好的东西总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刻意练习的最大反馈,往往来自于别人(同行、对手、大众、爱人)
的评价,因此刻意练习的终极目标往往都是很自然大方的给所有人展示(表演)自己优秀的东西(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

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的能力意思是,体会和理解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具体来说,首先要有能力准确的体会到

是什么思考过程导致自己要去做一件事;是什么思考过程决定了自己采用某种方法;是什么思考过程导致自己产生各种情绪:高兴、伤心、寂寞、

无聊、焦虑、上瘾(非要干啥不可)等等。

其次,对这种思考的思考,即元认知。我之前的思考过程合理吗?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是不是应该这么想?

元认知能力和刻意练习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缺一不可。

元认知能力和刻意练习可以完美配合:元认知能力能够在刻意练习时候带来更加合理细腻的反馈和方法的打磨;提高元认知能力也可以使用刻意练习。

如何能够主动坚持

坚持不能靠被动(军队、公司、父母)的管理,因为这样的坚持是完全在别人的意志和套路下走:坏处是 一旦失去了外界环境,那么就会失去坚持——说白了,是别人牛,不是自己牛。

学会主动坚持,说白了,还是得依靠强大的元认知能力。从个人能主动坚持的事出发,分析出自己主动坚持的模板并套到其他事情上。

对我来说,对练琴很上瘾,练琴的时间可以持续非常长且觉得过的很快,是一种心流。

也许不是每次练琴都很高效并进入心流,但不管怎么说,这种随时可以扑入练琴,对练琴的想念,每次练习都有收获的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到其他事情上,

例如刷题。方法如下:

首先,要找到信仰。

我对音乐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一种精神上的刚需(信仰),而乐器正是作为信徒的一种朝圣以及传教,因此练琴几乎是刚需。

对比到刷题:1. 不能单纯得觉得刷题就是面试加薪,因为这样会导致自己没有信仰从而懒得实践;

  1. 必须把刷题和理解计算机科学的美联系到一起,这种美妙是自己急需想要和家人、伙伴以及将来的年轻人分享的;

  2. 平时刻意淡化掉第1点,刻意反复想第2点,念念不忘。

其次,要找到传教的经文。

音乐中的某些歌曲,其中某些套路真的是深深的打动到了自己,自己很想复刻以及分享。

对比到刷题:要找到打动自己的题目。

在接触到大量题目后,要做的并不是机械的地毯式练习,而是选出其中最能给自己带来数学美感、思维震撼的题目。

第三,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传教的经文。

在打动自己的歌曲面前,那些不能打动自己的曲子是显得那么的蹩脚和愚蠢。以至于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那些经典歌曲上,

自己不自觉的就要去哼唱,头脑里面也被旋律循环洗脑。

第四,为了传教要进行刻意练习

终于,忍不住开始搜索这歌曲的信息:乐谱、别人怎么表演、如何学习,这一系列的信息收集自然发生。

之后,便对满意的曲谱开始一节一节的刻意练习。

对比到刷题:终于,忍不住搜索看别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的解法足够的好吗?

在收集到资料后,便开始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式的吸收。

第五,对练习的时间安排

喜欢的歌曲是如此之多。什么?别的传教的人传的比我好?这怎么能忍,怎么不能叫人想在更短时间内学会更多呢?

对歌曲的练习设定小时分钟目标,高目标,主动,有条理。

对比到刷题:要刷的经典题如此之多,要合理安排小时分钟目标,高目标,主动,有条理。

第六,检验传教能力

看自己的练琴结果如何,录视频观看自己是否熟练,是否正确,是否动人。

看自己刷题能力如何,录视频观看自己是否可以熟练解题,给出的解法是否正确,是否自己的解释可以打动别人。

最后,要不断接触新的经文

新歌会重新激发出信仰,从而源源不断的想练琴。

刷题要刷新题,激发自己不断练习加强自己的愿望。

如何提高行动力

行动力是把理想和现实画上等号的能力。要提高行动力:

  1. 需要提升制定明确短期计划并实现的能力

因为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从拥有这个想法,到想法落实之间,都会存在没有意识到的巨大的时间延迟。

因此,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考虑的周期过长,延迟时间越不确定,甚至很可能导致错过时机悔恨莫及的情况。

  1. 需要在行动中抓住主要矛盾

达到理想目标的要求,也许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很正常情况就是:一个人即使尽力了,可能也达不到目标。

这说明什么呢?这可能说明目标要求的维度比较多,一个人只满足了其中的某些维度,但是在一些关键维度上还是存在短板。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存在一些短板的,追求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更可能的说明是,一个人没有把握住一个或若干个核心维度。

如果在核心上做到足够好的时候,如果还不行,那么就放到下一个次核心上。

  1. 需短时间内重复攻克难点、提升行动质量

行动中,又快又好是矛盾。快的时候,总会有囫囵吞枣。这样即使任务看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其实上质量很差。

为了保证质量,需要充分吸收,其中节约时间的精髓就是趁热打铁。

自律的真相

想要依靠意志力(自控力)来进行自律、提升自己是不科学的。

原因是自控力类似于肌肉(体力、精力),有这样几个特点:

(1) 它是不持久的,会累(被消耗掉)的。就好比人不能一直跑不休息,或者人不能不睡觉。 (2)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就好比运动员能够参加高强度的比赛,而一般人在那种强度下几分钟就会吃力 (3) 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就好比现在健身两个小时,并不能让你马上快速变肌肉男

说白了,运用意志力自律不仅不持久,且若强用会提供可怕的反噬,因为它是需要更长时间休息恢复的:通话1分钟,充电两小时。意志力自律适合一个人遇到短暂的大阻力时候使用,例如考试,比赛。

好在自律的真相就是它并不需要意志力,自律实际上类似于一项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却非常有趣的活动:例如打牌,散步,聊天,玩音乐,看书等等等等。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 (1)对体力要求不高:体力高也不代表你打牌能力也高。 (2)要和兴趣结合

其实科学的自律方法就是习惯。这听起来似乎是老掉牙的道理。但是我之前理解的不深, 现在来看,习惯的真相是利用人的潜意识(潜意识是一个人可以利用却不能完全掌握的巨大资源(就好比空气、海洋):它形成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祖先的努力,从最简单的生命进化到现在。), 有几个关键: (1)并不是你一个人在自律,而是你的所有祖先都在帮你自律 (2)运作逻辑或者运作规则及其简单:趋利避害 (3)人人都能学会

实际操作:说的悲惨一点,就是和训狗差不多(是的,这一点上人并不比狗强多少,毕竟人的进化历史不比狗的多太多),就是把目标(或者说不能主动做的、想自律的内容)和自己能主动做的、想做的、喜欢的、奖励的东西放在一起做(或者时间上相邻)。

人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例子:狗狗听从了命令,奖励它真正想要的食物,形成以后不用食物就能完成指令。

以往提到这个故事,强调的部分是狗狗不用食物完成指令,好像是狗太笨了。

实际上,注意!听命令这种习惯(能力)是狗狗后天才学会的,也就是说,它并不属于狗狗的祖先,而是狗狗这个个体在它真实的一生中实实在在学会的能力,这点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在来看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做,狗狗就能形成习惯呢?道理就是对食物的渴求不仅是狗狗自己此生此刻的愿望,更是所有狗狗祖先们的共同愿望,是写入基因的潜意识,

狗狗把命令和这种本身就有的巨大能量进行挂钩,从而形成一种正相关。

对于人来说,一样的。无论一个人有多聪明,他/她都难免被洗脑:最典型的就是为了伟大祖国、为了偶像、为了母亲如何如何。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些表象的背后唤起的是一个人的正能量, 是一个人潜意识里最美的东西。但问题是这种绑定的东西有高低之分,也就是一种品味问题。朝鲜人发了一颗铁蛋上天,人民全哭了:我能理解,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知道了他们的水平。

这里扯远了。其实想说的就是,一个人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多聪明,强到能去反抗自己的人类天性,反抗天性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效率极低,甚至反噬。

形成习惯,具体绑定例子:

  1. 如果想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一个是早起之后,一定要奖励自己,例如吃早餐,做自己主动喜欢做的事,例如听歌,玩游戏,看想看的视频等;

另一个是不要奖励晚睡,例如时间晚了,那么就停止自己喜欢做的事,例如娱乐活动,反之,可以做不喜欢做的(也不用对自己那么残忍,只需要不奖励就行)

  1. 刷牙的习惯其实是牙膏的甜味以及刷牙之后效果的奖励

  2. 学习。由于学习是一项提升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困难,因此学习时候尽一切可能把它和好东西联系到一起, (1)心情好的时候学习,心情差的时候就不要为了所谓珍惜时间去强迫自己学习 (2)学习环境一定要好,边玩边学,边吃边学绝对没问题 (3)疲劳时候绝不学习 (4)完成目标后及时奖励自己做想做的

更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互相驯化(训狗)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高自尊,那么别人也会尊重和高看他。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如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实际操作起来简单:在他完成了你的某种”指令”(你进行了一种输入,得到了他的一种输出), 如果这种输出是自己想要的,那么及时奖励他,例如夸奖,否则,要么不奖励(沉默?),要么给负面评价。 相反,如果别人对你进行了某种”指令”,例如故意语言刺激,看你反应,那么就要仔细琢磨了,如果你的反应别人给了负面评价,那么说明 不是对方要的。

社会上,请人吃饭能加深感情,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你给了别人小恩小惠,而是把吃饭这种万年的正能量和你们的相处不知不觉的挂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