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景铭的博客 on February 14, 2023

解释信仰基本概念。目前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信仰等同于宗教,因此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拒绝的是什么。

一、 信仰和信神

信仰就是一种不需要过多的被证明,人就可以(愿意)去相信的东西:

第一,信神和不信神(信共产主义、信民族文化)都是信仰。

第二,科学与信仰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关注的点不一样: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强调能够证伪(也就是强调不信的益处);而信仰是不讲究证伪,而是强调信的本身带来的益处。

我建议人不能够舍弃这两种思维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大部分国人根本没有信仰这种思维,需要好好的补一补。

二、 信神和信宗教

神就是那超越人的,又可以和人有关系的存在。有泛神和一神。但无论如何,一个好的信神的体系,一定可以解释一切现象,以至于让人去相信。

信神需要怎么个信法呢?答案就是如何理解神与人的关系,例如圣经,因为圣经记录了神的故事,也就是神如何借着人、事和环境对人说话。

那什么是宗教呢?宗教其实是一种人的权威。神的话、圣经就在那,但是人却有自己的解释和实践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圣经的话语理解也必不相同,权威就是来规范统一信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如果都是信耶稣是基督的,那就是基督教。但按着从圣经里面启示出来的内容不同,划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所以,回到经文内容本身才是源头,不要盲目信教。全能的神,不会局限于时代:随着世界发展,经文的含义必显出新含义,绝不能盲从古人的局限性解释。

PS、如果相信耶稣既是人又是神,三位一体,那么就是信基督教了, 如果不相信耶稣是神,只相信旧约所有部分,那么是犹太教;如果不相信耶稣是神,只相信旧约部分内容,然后在加上信安拉是神,那么是伊斯兰教。

也就是说,不同信仰为了解释自己,可以去信不同的经文,甚至篡改经文。

三、信仰是文化源头

人性其实就是自有人类以来人的习惯。相比无信仰,人们有信神了几千年,所以这种惯性不是那么简单的几十年的无信神就可以打破的,人性中传承了太多的信神部分, 过分的强调无神一定会存在坏处,那就是人性当中会缺失一些东西!

圣经是公元95年完结的,其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但几乎如同中华文化时间线一样,其实前2000到4000都是比较神话的部分, 从前2000年开始详细记载。 也就是说,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一种源头,是对原始神的信的一种如一的传承。

四、相信和信仰

相信只是认知,信仰是认知加上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