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节
11:1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11: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11:3 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11:4 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11:5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11:6 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11:7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11:8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11:9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 和散那!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11:10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 高高在上和散那! 11:11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读经
前面第十章主启示了天国的相关,从第十一章,主开始完成自己最关键的使命,这章主要讲述了死而复活前的经历,
这些经历帮助我们真正学会如何连于主的死,使主的死发动在我们身上。
- 驴驹是谦卑与和平的象征
主耶稣不是骑着马,而是驴驹。驴驹不仅是雅各犹大预言的应验,而且是谦卑与和平的象征。
驴驹是小驴的意思,马太福音里说还有一个大驴。主骑着小驴是有成长成全的美意。
- 门徒成长了
懂得去死需要门徒的成长,这里门徒听主的话,且把衣服交给主(和第十章的瞎子一样)。
对比之下,世人只懂得外面的,主遇害的时候,这些喊和散那的人在哪呢?
- 主不住在圣殿,但住在伯大尼
伯大尼是爱主之人单纯的家。这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拉撒路的死里复活,玛利亚的香膏,也是主复活之后升天的起点。
懂得去死的道理不是发生在主的圣殿里面,而是在单纯爱主之人的家里。
启示
谢谢主的成全,死亡不能在我身上发动,就是因为我没有驴驹的谦卑,也不敢把自己的衣服交给主,也愿我更多在这样爱你的家里为你奉献。
经节
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11:13 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11:14 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11:16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11:17 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11:18 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读经
- 咒诅无花果树
这一天,世代发生转变了,伯大尼以外的地方让主饥饿,让主不满意,主在这里也宣布犹太教的结局就是被废弃。
当然,门徒这个时候还是不太懂主的意思。学会死,就不要害怕丢弃之前的旧的体系。
- 教训在圣殿搞参杂的人
学会死,必须先为神的话站住,学会保护神的话,神的殿。
启示
求主怜悯和成全,教会我如何来为你的权益争战。
经节
11:19 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11: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11:21 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11:22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 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11:26 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读经
- 我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学会连于主的死,需要祷告和信心
- 饶恕人的罪过
学会死,要先学会饶恕别人的罪过。
启示
主,我争取祷告的时候都会加上求信心和饶恕人罪过的部分。
经节
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 11:28 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11:30 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可以回答我。」 11:31 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11:32 若说『从人间来』,却又怕百姓,因为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 11:33 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读经
- 学会对付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的刁难
连于主的死,要学习主的智慧,在面对刁难的时候,不卑不亢,用同样的逻辑把刁难的问题抛回给问这些问题的人,
其他的不解释。不接刁难的人的问题。
启示
主,实在需要你的智慧和启示。对付恶意不含糊。